close

34歲陳先生長年務農,2010年開始腫瘤遍及全身,常接受開刀移除腫瘤,一直不知為何會一直長腫瘤。這次到大林慈濟醫院就診,找出是因為罕見的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造成,陳先生終於卸下12年的身心壓力,得到良好治療。




這次是經過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會診風濕免疫科醫師許寶寶診斷,確診是罕見的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造成全身「假性腫瘤」。

延伸閱讀:
疫情下的乾癬患者 生物製劑、免疫調節劑用藥一次搞懂

2010年,一開始陳先生是無意中先發現腋下淋巴腫瘤,後來腹股溝處、頸部、唾液腺、胰臟都有,腫瘤讓他痛到無法站、躺,也沒辦法好好睡覺。醫師表示開刀拿取即可,前後開了5次刀,但即使手術切除腫瘤又會再長。



發現腦下垂體腫瘤及脊髓炎傾向

去年底腫瘤已經蔓延到眼部,眼睛整個腫脹導致陳先生視線不良無法工作,找了6間眼科醫院,都無法找出病因。後來來到大林慈濟醫院眼科轉神經內科做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腦下垂體腫瘤以及之後有脊髓炎的傾向,會診風濕免疫科。

許寶寶以臨床經驗研判病史,高度懷疑是過敏免疫風濕疾病,於是要求驗血以及做全身電腦斷層檢查。結果顯示從頭部、腋下淋巴結、右眼眼眶有浸潤性病竈、兩邊鼻竇、肺部、肝臟、胰臟、脾臟、胃、腎臟、腹腔、腹股溝處,全身到處長腫瘤,加上腎臟病理切片及免疫化學染色之後,確認疾病。

根據大林慈濟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衛教說明,風濕病的進展通常緩慢臨床不易察覺,所以很多病人診斷出疾病時,通常己傷害到重要器官,因此,早期檢查出「隱藏的免疫疾病」非常重要。



造成臨床過度或不必要治療

許寶寶表示,免疫球蛋白G4相關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幾乎每個系統都可以發現「假性腫瘤」,會造成器官失去功能,有時會疼痛不舒服,容易與許多良性或惡性腫瘤混淆,會造成臨床過度或不必要的治療。

以陳先生的案例來說,免疫風濕科就是針對病症以口服藥物提供解決方案,終於治癒陳先生10幾年來的困擾。風濕病為多器官免疫疾病,治療成功的關鍵就是正確的診治,早期風濕病的診斷除了症狀之外,持續性追踨治療也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一定會痛!醫揭「1症狀」更常出現

許寶寶說,民眾應提高警覺,身體有全身性的病兆,加上器官功能喪失,找不到原因,已經排除腫瘤與感染疾病時,就要考慮是否是免疫疾病,不然有時找錯科別,一折騰就是10幾年,正確診斷才是治癒疾病的重要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annoncdq4y65 的頭像
    gannoncdq4y65

    阿達天天玩

    gannoncdq4y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